◆2024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9%
◆人工智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的60%
◆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95.2%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谷业凯)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知识产权创造方面,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797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878件。
在著作权方面,去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超1000万件,同比增长19.13%。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超780万件,同比增长21.3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超282万件,同比增长13.31%。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表示,将研究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的作品著作权登记机制,进一步规范登记审查标准和流程,支持版权质押、版权保险等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完成对27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开放许可专利超1.5万件。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达3987.1亿元,同比增长5.9%。
申长雨介绍,在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机制,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专员派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供给,深入开展专利导航和分析预警;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等工作,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申长雨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积极回应和解决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体、保护客体、审查标准等热点问题。未来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按需审查服务力度,指导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池,推动完善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有34个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建设了28个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面向创新主体提供服务超145万次,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增至52.6%,全国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增至367个。
近年来,我国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我国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升至86.8。“我们建立并完善了优先审查、延迟审查、集中审查等多种模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发展。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重点产业的专利申请,优先审查,进一步压缩审查周期。‘十四五’以来,累计优先审查相关专利申请57.1万件,处理热门技术领域集中审查请求百余批,满足了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组合、加快产业专利布局的相关需求。”胡文辉说。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知识产权违法案件4.4万件,知识产权系统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2万件,各级版权执法部门查办实体市场侵权盗版案件3219件,全国海关共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4.1万批次。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4.4万件,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2.1万人,全国公安机关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3.7万起。
网络售假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介绍,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网络市场监管执法保障安全专项行动、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全国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累计销毁服装鞋帽、化妆品、烟酒等侵权假冒物品3300吨、货值3.3亿元;组织81家电商平台签订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有力督促电商平台切实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5日 第 03 版)
我国成为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去年共授权发明专利一百零四点五万件
在线咨询